周三(10月25日),为了遏制40年来最高的通胀,自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领导的美联储官员已加息11次,结束了宽松货币时代,同时给股市带来压力,并引发了人们对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的担忧。
自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9月会议以来,多位美联储官员已经暗示利率可能会进一步上升。
在同一时间,一些人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这个周期的联邦基金利率可能已经达到了顶峰。近期债券市场的波动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推高至5%,正如杰罗姆·鲍威尔所指出的,这可能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为美联储减轻了一些负担,因此降低了进一步进行货币政策紧缩的需求。
截至9月份,年化通货膨胀率仍然在3.7%左右,仍然几乎是美联储2%目标的两倍。彭博社最新的调查显示,市场认为未来12个月内美国有55%的可能性陷入经济衰退。
根据CME的FedWatch工具,市场认为在11月1日的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上,美联储不会调整利率的可能性为97%。这将使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5.25%-5.50%的范围内。
而到了12月,交易员们认为有29%的可能性会再次上调25个基点。
以下是八位政策制定者的引述,暗示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这些引述可能包含了他们的经济政策和利率决策的线索。
货币政策展望
1. 费城联储主席帕特里克·哈克 10月16日表示:“除非我在数据和联系人那里看到截然不同的情况,我相信我们现在可以维持利率不变。”
2.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10月19日表示:“如果出现持续高于趋势增长的进一步证据,或者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程度不再缓解,这可能会对通胀的进一步控制构成风险,可能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
3.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拉斐尔·博斯蒂克10月20日表示:“我真的试图让人们专注于通胀,它仍然是3.7%。我们的目标是2%。在我考虑放松我们的立场之前,我们必须更接近2%的通胀目标。”
目前的财务状况
4.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10月19日表示:“最近几个月,金融状况已经显著收紧,长期债券收益率一直是这种收紧的重要驱动因素。我们一直关注这些发展,因为金融状况的持续变化可能对货币政策的走向产生影响。”
5.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尼尔·卡什卡利10月10日表示:“较高的长期收益率有可能在将通胀率带回下降通道方面发挥一定作用。但是,如果这些较高的长期收益率是由于他们对我们的预期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实际上可能需要按照他们的预期采取行动,以维持这些收益率。”
6. 达拉斯联储主席洛里·洛根10月9日表示:“如果由于较高的期限溢价而使得长期利率保持较高水平,可能就没有必要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然而,如果经济强劲背后的原因是长期利率上升,FOMC可能需要采取更多措施。”
通胀预期和劳动力市场
7. 美联储理事会成员克里斯托弗·沃勒 10月18日表示:“尽管有一些理由认为通胀将继续下降,但让我提醒你,正如我一再强调的那样,我们曾多次看到过一系列良好的通胀报告在最近的过去中多次消失。因此,我将密切关注接下来几个报告,以更清晰地指示通胀是否正在朝着2%的轨迹发展。”
8. 波士顿联储主席苏珊·柯林斯10月12日表示:“由于利率处于紧缩领域,我确实预期在未来几个月内,工资增长和整体经济活动将放缓。”
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和荷兰金融市场管理局(AFM)宣布,他们已签署了一项协议,如果英国未脱欧成功,这两家监管机构将结成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FCA首席执行官Andrew Bailey表...
纽市盘前:美GDP超预期,美指走强施压非美;地缘乱局频现,黄金仍不乏后劲...
北京时间10月14日凌晨2点,美联储公布了9月21-22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货币政策会议的纪要文件。...
直奔2000而去?黄金如脱缰野马 多角度剖析“历史性行情”...
高盛认为,11月份的政府停摆迫在眉睫,仍将停摆2-3周作为基本情况。这将使美国第四季度的GDP增长速度下降约0.5个百分点,并在明年一季度保持相同的幅度。...
加拿大中央银行10月25日宣布,鉴于有更明显的迹象表明其货币政策正在缓和支出并且缓解物价压力,基准利率即隔夜拆借利率将继续维持在5%,同时保持量化紧缩政策。...
澳新银行表示,欧元区核心通胀在最近几个月有了显著改善。然而,鉴于油价变幻莫测,以及能源成本上升可能导致整体通胀再次加速,欧洲央行仍持谨慎态度。...
北京时间周四20:30,美国将公布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市场普遍预计,进入下半年,美国经济将再次表现强劲,但未来的情况可能会大不相同。...
周三(10月25日),为了遏制40年来最高的通胀,自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领导的美联储官员已加息11次,结束了宽松货币时代,同时给股市带来压力...
周三(10月25日),由于美国和欧洲企业公布了大量财报,欧洲市场收盘涨跌不一。...
版权所有 @2010-2019 手机版MT4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