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开始公开“唱衰”降息论,标普500续创新高,是不是该担心再加息的“意外”了?周四凌晨公布的1月联储议息会议纪要多少要让市场“捏把汗”——“大多数与会者关注到货币政策转向太快的风险(Most participants noted the risks of moving too quickly to ease the stance of policy)”,这一“唱衰”降息论的行为背后至少透露了两层信号:降息不会太快开启,而最后一次加息可能并没有“盖棺论定”。略显默契的是,2月以来市场的表现也开始逐渐淡化软着陆和美联储即将转向的叙事——美债收益率大幅上涨,而股市却表现同样坚挺,标普指数在5000之上持续“攻城略地”。更加乐观的预期背后,加息的“魅影”似乎真的若隐若现。
那么,如何评估美联储再加息的隐忧?我们认为可能至少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就业、通胀和增长),而这三个条件目前看来门槛不低。今年降息的时点和空间确实存在不确定性,但是重启加息的概率目前看来并不大。
美联储重回加息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认为可以从2023年美联储的超预期加息中获得一些洞见。2022年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阵图暗示2023年整体将加息3次,而市场由于衰退担忧,政策预期则更加“激进”——6月停止加息、7月开始降息。最终的结果是2023年美联储加息4次,最后一次加息在7月,并且全年没有降息。
回顾2023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和市场环境,顶着市场的衰退预期和美国硅谷银行的破产,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的“底气”在哪?我们认为可能来自于三个方面重要的经济条件:
其一,每月新增非农持续稳定保持在20万人乃至30万人以上,甚至部分月份超过50万人,就业市场需求高、韧性强;
其二,核心通胀环比增速未出现明显退坡趋势,持续位于0.3%之上,核心通胀随时面临加速风险;
其三,美国实际GDP环比折年率位于2.5%附近,2022年三四季度甚至一度达到2.6%和2.7%,经济表现尤为强劲。
因此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今年再次加息的兑现门槛不低。虽然1月的就业和通胀数据都超预期了,但是背后多少都有些季节性、天气和统计变化的噪音,我们对未来一至两个季度内,美国经济能够在就业、增长和通胀方面持续保持“强劲”持有疑虑:
短期数据扰动,就业市场仍在逐步降温。对于就业市场来说,1月超预期新增非农数据的持续性存疑,一方面,年初非农数据通常会受到天气以及数据口径调整等影响,存在较大噪音;另一方面,多项劳动力市场指标仍指向需求持续降温,职位空缺数呈现不断下行趋势、招聘率也已经低于疫情前水平;此外,供给缺口逐渐愈合,劳动力参与率稳步修复,劳动力市场供需正在走向平衡。自2021年以来,每年新增非农就业的中枢逐渐下降,2023年跌至25.5万人,而疫情前的2016年至2019年这一中枢都在20万以下。
经济虽仍有韧性,但高利率和财政脉冲放缓的滞后影响将会拖累后续经济的表现。虽然去年四季度美国经济再次交出亮眼答卷,显示经济的韧性。但从历史来看,在季节性和气候等影响下,一季度美国经济通常会有所下行,并且随着美国居民超额储蓄的下滑,消费对于经济的支撑作用将明显减弱,最新GDPnow显示一季度消费对于实际GDP贡献已经从最初预测的2.4%下调至1.8%,消费退坡仍在进行。
而可能更重要的是去年3、4季度对经济形成有效支撑的积极财政,今年将成为重要拖累,利率higher for longer的滞后影响在今年也会有所体现。
但三个因素中,通胀的不确定可能是最大的。截至2023年12月美国核心PCE同比下降至3%以下,根据我们的路径演绎,如果要在3月或5月议息会议前使得核心PCE同比反弹至3%以上,触发美联储加息考虑,那么其月均环比增速要分别稳定保持在0.5%或0.4%,难免有些不切实际。而且即便通胀有可能在年中超预期反弹,由于其他两个条件并不成熟,影响的可能更多是降息的推迟,而不是加息的重启。
美元指数与美债收益率同步攀升,令人民币汇率承压。截至4月2日收盘,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5612,周内下跌0.31%,为连续第7周下跌。...
周一(4月4日)亚洲时段,美油现报98.41美元/桶...
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汇率市场引发各方关注。...
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任务的金融支持。经历2020年流动性充裕对实体经济的大力支持后,今年货币政策走向备受市场关注。在国务院新闻办近日举行的2020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
由于货币政策是滞后的,这样有可能将通胀推至目标以下,并导致不必要的产出成本。但如果政策放松得太早(就像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那样),通胀可能再次回归,此外对未来降息的预期本身也会缓...
对于支撑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潘功胜表示,一是我国经济具有良好稳固的基本面,保持长期向好的总体趋势,这是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重要基础;二是中美货币政策周期的错位有望得到改善,将...
美联储副主席杰弗逊预计“今年晚些时候”降息,对通胀前景持“谨慎乐观”。他说,过度宽松可能导致恢复价格稳定的进程停滞或逆转;做降息决策时,他将观察整体数据,不是经济增长等单一指标...
美联储重回加息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认为可以从2023年美联储的超预期加息中获得一些洞见。2022年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阵图暗示2023年整体将加息3次,而市场由于衰退担忧,政策预期则更加“激进”...
欧央行指出,过早降息比过度紧缩更加危险,如果经济活动比预期更强劲、工资增长加速或出现新的通胀压力,央行可能需要重新收紧政策。...
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FedWatch工具,5月份的降息概率远低于一个月前的80%以上。对于6月份的美联储会议,降息的可能性目前为70%,低于一天前的77%。...
版权所有 @2010-2019 手机版MT4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