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清算银行(BIS)表示,美元走强加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与历史趋势相背离,增加了全球滞胀的风险。
国际清算银行在其最新的季度报告中表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美元升值都增加了大宗商品进口经济体在高通胀的同时增长疲软的风险,即滞胀风险。两者结合……背离了历史模式,增加了全球滞胀风险。”
报告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新兴市场受到的影响更大。报告补充说:“这反映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大宗商品消费增加,以及它们更容易受到全球金融状况波动的影响。”
为了得出这一结论,国际清算银行解释了22个大宗商品进口经济体过去30年的季度数据。
鉴于大宗商品价格在后疫情环境中一直在上涨,而美元在美联储积极加息的背景下走强,这一点尤为重要。
报告称:“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会引发通胀,扼杀大宗商品进口经济体的增长,而美元升值往往会在美国以外产生类似的影响,特别是在新兴市场经济体。”因此,过去几年这些事态发展的综合作用显著增加了滞胀的风险,即增长疲软将与高通胀同时发生。”
商品价格上涨导致生活和生产成本增加。国际清算银行表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的通胀可能会促使货币政策做出抑制实体经济的反应。”
报告称,由于大宗商品通常以美元计价,当美元上涨时,会加剧滞胀问题。
国际清算银行补充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侵蚀了偿债能力,并可能导致财务状况收紧。
报告推论:“大宗商品价格和美元汇率之间持久的正相关关系将意味着,未来宏观金融稳定政策面临更大的挑战。这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宏观经济波动,以及在通胀和产出稳定之间更难权衡。”
该季度报告还表示,市场不应排除全球同步回归到高于预期的利率水平的可能性。
国际清算银行货币和经济部门负责人Claudio Borio表示:“各国央行一直非常清楚完成这项工作的优先事项,并谨慎过早宣布胜利,这种谨慎态度是恰当的。”
12月6日,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表示,通货膨胀可能会使美国经济在明年陷入衰退。...
周二(2月22日)欧市盘中,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涨至99.50美元/桶,触及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周四(7月29)美元下跌0.40报91.905,为6月29日以来最低;美联储周三声明公布后,美债收益率走低,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收益率跌至新低,令美元承压。...
外贸疲软、投资放缓、工业产出下滑……近期一系列经济数据反映出欧元区经济动能正在失速。在此背景下,欧洲中央银行7日打出“组合拳”,动用多种政策工具加大货币宽松力度,以抵御经济下行风...
现货黄金周三(3月1日)日K收涨,强劲的中国经济数据打击美元,并推动一些人押注这个最大黄金消费国的实货需求将增加,但美国利率上升的风险限制了涨幅。...
零售业是美股本周的焦点,包括塔吉特(TGT.US)、劳氏(LOW.US)、罗斯百货(ROST.US)在内的多家零售公司报告了2022财年第四季度的业绩。...
3月2日周四,美联储三位高官相继就当前美国的经济形势以及对加息的态度阐述观点。...
在韩国统计机构周四公布的1月份数据显示经济前景黯淡后,韩国政府承诺将在未来提振出口,吸引游客。...
3月2日,周三,ISM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ISM制造业指数上升至47.7,为最近六个月以来首次出现改善,不过仍处收缩态势。...
当地时间周四(3月2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表示,高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可能要到春季才会开始发挥效果,他倾向于美联储以较慢的步伐加息。...
版权所有 @2010-2019 手机版MT4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