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官员近期明确表态,尽管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可能拖累经济增长,但短期内不会通过快速降息应对。其核心逻辑在于:加征关税可能持续推高通胀,而这一风险甚至可能抵消经济放缓对货币政策的宽松需求。3月会议纪要显示,决策者已在"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达成共识——利率调整需极度谨慎。
关税的"双刃剑效应"
特朗普4月初宣布的全面关税一度引发全球市场恐慌,股市暴跌、债市异动。尽管其随后部分撤回决定并刺激股市反弹,但政策反复性加剧了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花旗银行指出,即使部分关税暂缓,贸易摩擦的长期阴影仍将抑制企业投资与家庭支出,而前期关税已开始推高商品价格。
美联储的"政策工具箱困境"
面对通胀上行与增长放缓的夹击,美联储陷入两难:若优先抑制通胀则需维持高利率,可能加剧失业;若降息刺激经济,又恐放任通胀失控。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莱姆与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均警告,关税引发的物价上涨绝非"一次性冲击",其连锁反应或导致通胀长期化。
市场预期与政策现实的鸿沟
尽管金融市场一度押注美联储将激进降息,但决策者强调"观望"才是当前核心策略。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的比喻尤为生动:"在浓雾中行车,既不能猛踩油门,也不宜急刹。"这种审慎态度反映出,特朗普政策的实际影响仍充满变数。
总结:前路何方?平衡木上的货币政策
美联储3月纪要直言,未来或面临"痛苦的权衡"。穆萨莱姆预计,美国经济增速将"显著低于趋势水平",但衰退并非基准情景;卡什卡利则指出,关税同时压制投资与消费,政策紧缩效应已部分替代加息需求。在通胀预期与就业目标的拉锯中,美联储的唯一确定性或许正是"不确定性本身"——正如巴尔金所言,当消费者储蓄耗尽、物价压力未消时,任何政策动作都可能引发新的连锁反应。这场贸易战迷雾中的货币政策,注定是一场如履薄冰的跋涉。
年初至今,实际利率先扬再抑,回到了年初的位置,起落皆因财政。往前看,在债务上限和财政乏力的压制下...
6月就业数据总体平稳,但年轻人就业压力显着上升。随着二季度劳动力市场逐渐回暖,调查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6月份失业率已降至5.0%,比上年同月低0.7个百分点。...
周一(11月21日),国际油价继续承压,美联储进一步加息预期推高了美元,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对投资者而言更加昂贵...
比特币巨鲸觉醒:这对于比特币价格来说意味着什么...
特朗普在发文中强调,这一削减开支的举措是为了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确保国家的财政健康。他表示,自己将与国会两院紧密合作,共同努力推动这些大规模的开支削减措施落地实施。特朗普还指出...
圣路易斯联储主席阿尔贝托·穆萨勒姆(Alberto Musalem)最新表示,随着企业和家庭要接受新关税带来的物价上涨,美国经济增长可能“显著”低于趋势水平,失业率也将在未来一年上升。...
当地时间4月9日,美国圣路易斯联储银行行长穆萨莱姆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长将明显低于预期的2%。...
在特朗普关税搅得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之际,投资者都在期待美联储出手,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但美联储官员最新却表态:关税将提高降息门槛。...
周三(4月9日),全球债市迎来新一轮抛售潮。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20%,创两个月新高;30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飙升至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德债等核心欧元区债券亦跟随美债走势上行。与此同时,美元指...
虽然瑞士央行可能采取宽松措施试图压制瑞郎升值,但当前是资金无视基本面、纯粹追求“流动性+安全”的阶段。瑞郎作为“最后安全港”的属性在极端情境下更被放大,央行干预恐怕短期内难以扭转...
版权所有 @2010-2019 手机版MT4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